ISSF报告,86.4%的金枪鱼渔获量来自健康种群
2022-09-05 13:34
国际海鲜可持续发展基金会(ISSF)于2022年7月发布了年度“种群状况”报告,报告指出全球金枪鱼渔获量越来越多地来自健康种群。
调查数据显示,全球商业金枪鱼总渔获量中从"健康"丰度水平的鱼类中收获的百分比从80.5%增加到86.4%。ISSF报告说,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于最近东太平洋箭鱼种群评级的变化。

ISSF的"种群状况"是一份每年两次的报告,涵盖全世界23种主要的商业金枪鱼鱼种,提供了对这些种群的最新科学评估结果以及区域渔业管理组织目前采取的管理措施。ISSF在其报告中涵盖四种长鳍金枪鱼捕捞活动,以及四种大眼金枪鱼捕捞活动、四种蓝鳍金枪鱼捕捞活动、五种箭鱼捕捞活动和四种黄鳍金枪鱼捕捞活动。
ISSF根据三个因素对每种渔业进行颜色评级(绿色、黄色或橙色):丰度、开发/管理(捕鱼死亡率)和环境影响(副渔获物)。绿色表示库存的可持续性问题最小,黄色表示可持续性问题,但有适当的纠正措施,橙色表示可持续性问题,但没有适当的纠正措施。
最近的报告发现,东太平洋(EPO)鲣鱼种群恢复,占全球金枪鱼渔获量的6%,导致其绿色评级恢复。在ISSF 2022年3月的报告中,由于管理渔业的美洲热带金枪鱼委员会(美洲金枪鱼委)缺乏最近的种群评估,欧洲专利局的鲣鱼种群已从绿色降级为黄色。
ISSF报告说,尽管在过去六个月中,全球86.4%的商业金枪鱼渔获量来自“健康”丰度水平的种群,但9.2%来自过度捕捞的种群,4.4%来自中等丰度水平的种群。
在调查的23个种群中,65%的全球金枪鱼种群处于健康的丰度水平(比2022年3月的61%有所增加),22%处于中等水平,13%被过度捕捞。ISSF报告说,就其捕捞死亡率而言,74%的种群被认为管理良好(比2022年3月的69.9%有所增加),22%的种群正在经历过度捕捞。
2020年,所有商业金枪鱼种群的总渔获量为490万吨,比2019年的总渔获量低10%。从数量上看,五大渔获量与上次报告相同:西太平洋箭鱼、西太平洋黄鳍金枪鱼、印度洋箭鱼、印度洋黄鳍金枪鱼和东太平洋箭鱼。总体而言,2020年总渔获量的57%是鲣鱼,其次是黄鳍金枪鱼,8%是大眼金枪鱼,4%是长鳍金枪鱼。蓝鳍金枪鱼占总捕获量的1%。
报告发现,自2022年3月以来,生产金枪鱼的渔具类型没有变化。ISSF发现,全球金枪鱼渔获量的66%是通过围网捕捞的,其次是10%的延绳钓、7%的竿钓、4%的刺网和13%的各种渔具。
该报告显示,根据RFMO的数据,围网船的总数减少了3%,从2021年的1855艘减少到2022年的1808艘。报告发现,2022年有642艘船只被定义为针对热带金枪鱼物种的大型围网船,比2021年下降5.3%。
报告还发现在世界各区域渔业管理组织中,中西太平洋渔委拥有数量最多的大型围网船注册人数为317人。目前有489艘船只在ISSF注册处(PVR)注册,占营运船只总数的76 %,占世界渔获总量的82%。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