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粮组织最新全球渔业报告:可持续渔业占比增长、渔业产品对营养和粮食安全贡献越来越大
2022-07-04 08:47
粮农组织一年两次的报告更新了关于渔业资源状况的数据,最新报告显示,全球渔业资源处于生物可持续性水平为64.6%,这是在最高可持续产量(MSY)范围内捕捞的资源和开发不足的资源之和,过度开发的种群在2019年占35.4%(2017年为34.22%)。
粮农组织强调可持续方式捕捞的鱼类占2019年总上岸量的82.5%,与2017年相比为3.8%,这一进展表明,更多的渔业资源得到了更有效的管理。
2019年,在粮农组织的16个主要捕鱼区中,东南太平洋(87区)的过度开发鱼类种群比例最高(66.7%),其次是地中海和黑海(37区)的63 .4%和西南大西洋(41区)的40%。相比之下,东北太平洋(67区)、中太平洋东部(77区)、中太平洋西部(71区)和南太平洋西部(81区)的过度开发种群比例最低(13-23%)。
对营养和粮食安全的贡献增加
渔业产品对营养和粮食安全的贡献越来越大。事实上,据粮农组织总干事称"渔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对结束世界饥饿和营养不良至关重要。为此,行业必须转变农业食品体系,以确保可持续生产,同时保护资源,保护栖息地和海洋生物多样性。”
根据该报告,2020年世界渔业产品产量为1.778亿吨,其中9 030万吨与捕捞渔业有关(7 880万吨海洋捕捞和1 150万吨淡水鱼)。水产养殖业贡献了8750万吨。这意味着,到2020年,渔业产品产量将比2000年代的平均水平高出30%,比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水平高出60%。该报告预测,2030年渔业产品总产量将达到2.02亿吨。
关于全球渔业产量,应该指出的是,2020年捕捞量的有所减少,达到9 640万吨,主要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严重中断了捕捞活动、市场准入和销售,以及凤尾鱼渔获量自然波动下降和中国的远洋渔业的减少。
2020年,亚洲国家占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产量的70%,其次是美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国家。中国仍然是主要生产国2020年其渔业养殖产量占世界产量的15%,其次是印度尼西亚、秘鲁、俄罗斯、美国、印度和越南。就其本身而言,西班牙的产量为80万吨占世界产量的1%,在生产国中仍居第20位。
全球渔业产品消费量也有所增长,达到人均20.2公斤,比1960年代的消费量增加了一倍多。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在2020年,超过1.57亿吨或89%的渔业产品生产将直接用于人类消费,这一数量略高于2018年。因此,渔业产品约占2019年消费的动物蛋白的17%,预计到2030年消费量将增长15%,达到人均21.4公斤。
全球渔业对就业、贸易和经济发展的贡献
报告显示,渔业和水产养殖业对就业、贸易和经济发展的贡献,并呼吁继续进行"蓝色转型",在不超出生态极限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一贡献。2020年渔业和水产养殖生产的首次销售总值估计为4060亿美元,其中1410亿美元来自捕捞渔业。
关于就业,全世界有5850万人从事渔业,其中约21%是妇女;据估计,约有6亿人的生活和生计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渔业和水产养殖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