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期休渔即将到来,市场海鲜行情咋样?
2022-05-20 10:06
5月1日12时整,一年一度的黄渤海休渔期就要开始了,本地渔船将停止出海捕捞作业。这也意味着,从下周开始,要想吃到青岛、厦门等地本地海捕海鲜要等到4个月以后。
山东,吃鲜要趁早
昨日中午,在崂山港东渔港和即墨区东部鳌山湾的几个码头上看到,不少凌晨出海的渔船满载归港,带回来不少海捕大虾、虾虎、蛎虾和小黄花、鲐鲅鱼等本地海鲜。由于临近五一假期,所以刚上岸的海鲜价格有点小贵,尤其是虾虎,基本每斤50元起步。沙子口鲅鱼由于近日捕捞量比较大,所以价格比前几天有所下降。
海捕对虾叫价百元
昨天早上,即墨鳌山卫街道神汤沟村的渔民冯师傅驾船出海,和另外两条小渔船在近海区域撒了十几网,收获了上百斤虾虎,还有几对4两重的大对虾。他算了算账,海上10个小时的捕捞作业,除去油钱,小赚了一笔。因为最近海上风浪大,出海捕捞的渔船不是太多,只能看准风力较小的天气,抓紧时机出海撒网。老冯的收获,一部分被码头周边的饭店收购了,余下的很快在码头上被市民抢购一空。
在港东码头上看到,随着涨潮,10多条渔船陆续靠岸,渔民将收获的虾虎、对虾和小杂鱼等本地海鲜搬到岸上,不少市民围上来抢购。“这一趟出海,除了捕获几十斤杂鱼,还意外收获了几对大对虾,一对100块,赶紧尝鲜,再过几天就没有了。”一名渔民指着刚从船舱里搬上岸的对虾说。
这些海捕对虾和养殖的确实不同,通体呈深红色,不仅个大,一对重量超过了400克,而且肉质饱满。
下周就要进入休渔期了,想吃本地海捕海鲜得抓紧时间了,否则就得等上4个月。
64岁的渔民告诉记者,五一之前是品尝青岛本地海鲜的最好时候。老刘说,这几天,海上风力只要不太大,渔民都会出海捕捞,目前上岸的除了本地鲅鱼外,还有虾虎、八带、安康鱼、黄鼓鱼、黑头鱼、鳗鳞、螃蟹等。
每年谷雨前后,都是渔民出海捕捞的好时候,近海海域水温上升,引来鱼群,大批渔船开始“列队”出海。
在崂山区王哥庄街道港东码头上,因为当天是小潮,出海捕捞作业的渔船随着潮水早早靠岸,虽然带回来的小海鲜数量不多,但品种丰富。
据介绍,青岛各渔港码头在休渔期前,每天都会出海捕捞,主要集中在西海岸新区琅琊镇杨家洼渔港码头、积米崖中心渔港码头、崂山罗家营、港东和即墨鳌山卫街道七沟、田横岛码头等。
青岛有“吃蛤蜊喝啤酒”的传统特色。而皮薄肉嫩的红岛蛤蜊,称得上是青岛小海鲜里的一绝。眼下,随着气温逐渐升高,蛤蜊也进入收获季节。
渔民介绍,随着封海期临近,许多商贩加大了预订量,平均一天就有8万斤蛤蜊上岸,到正式休渔后,每天的捕捞量将增加到10万斤以上。渔民赵宇昌介绍,以前最多每天能上岸20万斤,现在的数量减少了。
另外今年蛤蜊的价格也比往年贵,每斤要贵1到2元。现在正是蛤蜊肥的时候,五一后将迎来蛤蜊收获的高峰期,整个收获期将持续到9月份。
厦门,保证供应,海鲜价格不会异常上涨
严格落实伏休管理 对渔民给予生活补助
今年厦门市伏季休渔将继续实行“三个一律”政策,即对于查获的违规在册渔船一律扣除、扣减伏季休渔补贴,对于查获的涉渔“三无”渔船一律没收拆解,对于查获的违法电鱼行为一律移送海警部门追究刑事责任。值得注意的是,伏季休渔今年明确禁止异地休渔,要求所有休渔渔船应严格执行船籍港所在海域休渔时间,并回渔船船籍港所在地休渔,不得擅自离港或改变停泊地点。
水产品将平稳供应 市民不必担心缺鱼吃
实行伏季休渔,会给上百种生长在东南沿海的水产品供应带来直接影响,这其中包括墨鱼、鱿鱼、海蟹、带鱼、鲳鱼、赤鬃鱼等。市海洋发展局表示,休渔期间,厦门市市场鱼货不会供不应求,海鲜不会异常升价。
厦门市水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保障中心主任洪金津介绍,目前我国水产品的供给已从局部短缺向地区性相对过剩转变,而厦门市大约80%水产品从外地运入,主要来自广东和江浙一带,厦门自己的渔船已经很少,“商家也已积极囤货,目前厦门海鲜库存量不少,届时仍可视市场需求投放,厦门的远洋渔业船队还会陆续运回来国外的海产品,对厦门海产品市场也是一种很好的补充,因此大家不必担心缺鱼吃。”
南宁,海鲜普遍涨价,帝王蟹上涨明显
南宁海鲜市场各种海鲜已开始涨价,皮皮虾和花蟹的价格均到了170元/公斤。厢竹海鲜市场的皮皮虾和花蟹价格上涨明显:皮皮虾最高价格达240元/公斤,花蟹也涨至170元/公斤,帝王蟹则从330元/公斤涨至480元/公斤。
海鲜市场上价格相对稳定的是明虾和鱼类产品。
进口海鲜补充市场需求
吃不到鲅鱼、带鱼,享不到大闸蟹、凤尾鱼,这些进口海味及时填补,这个时节更鲜。
近年来进口海产品在中国市场逐渐增大,随着市场的成熟众多中高档的海鲜产品也纷纷“跌落神坛”走进百姓千家万户,同时供应商不断优化升级供应链,让众多优质进口海产品更加实惠贴近民众。
波龙、冰鲜金枪鱼、鲜活/冷冻帝王蟹、阿根廷红虾、墨西哥象拔蚌、孟加拉青蟹、印尼濑尿虾等。
北美螯龙虾(波龙)——7000公里外的极鲜保障
波龙主要产自加拿大和美国,全年捕捞,5-7月/9月/11-12月为捕捞旺季,也是冷冻产品的主要加工季节。
这里的龙虾肉质鲜美,富含人体所必需的矿物成分,堪称海鲜中的顶级美味,也是能让厨师们一展身手的金牌食材。
在中国美食家看来,龙虾最好吃的做法是龙虾刺身,生食才能体现龙虾肉质的脆与鲜,而龙虾的头部和尾部则可以用来煮粥,广东及港澳地区对于龙虾的吃法主要是刺身与煲粥两种。
三文鱼——“小”市场有大潜力
对于挪威、智利等三文鱼生产大国来说,中国还不是主要的消费市场,但是中国三文鱼消费的前景很广阔。
三文鱼,是一条世界的鱼,其入选冬奥会菜品名单不仅仅是因中国人的喜爱,更因为它也深受世界各国消费的热爱。
作为当今全球最畅销的鱼类之一——三文鱼近年来走进了中国百姓的餐桌上,如今三文鱼消费在逐渐大众化,供应也呈现多元化,随着智利、法罗群岛、澳大利亚、挪威等国家和地区优质三文鱼在中国市场大放异彩。
消费增长的同时正关检疫措施加强
老百姓吃的更放心
经过疫情冲击,我们已经在进口冷链防控上有了成熟的经验和措施,大大保证了进口海鲜的安全、健康性。
几十年来中国人的食谱一直在升级,过去稀罕的进口海鲜越来越多进入到平常百姓家中。
这不仅需要我们要有越来越鼓的钱袋子,那些食材的消费知识对我们的消费知识也是一个挑战。食谱升级背后是农业的进步也是进口海产行业大发展以及催生“互联网+”,新零售的业态革新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