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产品消费、生产持续增长

2021-12-03 10:54

据研究机构数据预测,2021年中国水、海产品产量将达到6570万吨,2022年将继续增长达到6610万吨。

野生捕捞产量下降,水产养殖增加

数据显示,中国的水海产品总产量从2017年的6450万吨上升到2020年的6540万吨,其中野生捕捞约为1170万吨。

Ask CI称,中国的总体水产养殖产量(包括咸水和淡水)将继续增加。在2020年中国水产养殖产量增长3%至5210万吨后,该咨询公司预测,2021年中国水产养殖总产量将达到5220万吨,2022年将达到5270万吨。

贝类产量占中国海水养殖总产量的70%,为1430万吨;海藻产量占海水产量的12%,为250万吨。在淡水养殖产量中,鱼类产品占2540万吨,占总产量的83%。甲壳类动物占总产量的13%。

海产加工持续增长

2017年至2020年,中国海鲜加工行业的产量也有所增加,产量从2200万吨增加到2230万吨。尤其在2020年从市场需求和政府支持来看都对海产加工行业提供了巨大的推力。Ask CI预计,2021年中国加工海产品产量将达到2270万吨,2022年将攀升至2300万吨。

尽管随着海产即食产品市场的不断增长,海产加工企业供应也在不断增加,如宁波和舟山几家金枪鱼罐头厂近年来的扩建,同时海产罐头类产品也逐渐在市场打开销路。2019年,冷冻加工品占中国海鲜加工行业产出的71%。干制产品虽然占比较低,但近年来消费增长也非常明显。

消费增长,更注重健康、营养和安全

从2017年中国水、海产产量从6500万吨增长到2020年的6850万吨,同比增长5.1%。预计2021年中国海鲜总产量将达到6960万公吨,2022年将增长至7080万公吨。虽然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作为加工或原料,但近两年全球疫情对国际市场的阻碍以及中国出口产品优惠政策的取消都使,产品转内销服务国内大循环成为主线。

在更实惠、更健康可持续产品供应下,中国民众追求营养、健康、美味和品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中国城市化人群的人均海产消费呈现上升势头,数据预估显示,2019年中国人口的人均消费为16.7公斤。但农村的平均消费量要低得多,只有9.6公斤,这表明进一步的城市化可能是海鲜消费的驱动力。根据Ask CI的数据,总体人均海鲜消费量将从2021年的14.25公斤上升到2022年的14.9公斤——但需要注意的是,其数据只包括外出就餐消费,而不包括家庭内部消费,当新冠疫情造成的影响消除后,消费增长会更加明显。